时间: 2025-04-24 12: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52:18
成语“人微言轻”的字面意思是“地位微小,言语轻*”。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因为地位低下或不被重视,其言论往往不被他人重视或采纳。
“人微言轻”出自《世说新语》,原文为“人微言轻,故不敢言。”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地位与言论权重之间的关系。历史上,许多文人和官员的言论往往受到其社会地位的影响,地位低下的人即使有真知灼见,也难以被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人微言轻”常被用来描绘那些因地位低下而无法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些人即使有好的意见,但因为缺乏影响力而不被重视。在演讲中,领导者可能会提到这一点,以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发言,强调每个人的观点都值得重视。
同义成语:言之无物、无足轻重
反义成语:言重于金、言传身教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地位与权力的关系非常明显。人微言轻往往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和个体声音的微弱。在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声音相对平等,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职场、政治领域),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声音,促进社会的包容性。
“人微言轻”让我联想到许多默默无闻却有智慧的人。在一些场合中,正因为他们的地位低下,反而显得更为谦逊和真实。这种情感引发了我对社会公平的思考,同时也促使我在交流中更加关注他人的意见,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
在我大学时,有一次课堂讨论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发言。我注意到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虽然有独特的见解,但由于他平时不太发言,大家的反应都比较冷淡。这让我想起“人微言轻”的成语,促使我主动鼓励他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引导出了一场精彩的讨论。
在一首小诗中:
微言轻语如晨露,
虽轻却映日初升。
虽微不足道,但愿,
在那一刻,成风景。
这首诗通过“人微言轻”表达了即便是微小的声音,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绽放光彩。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a voice in the wilderness”(荒野中的声音),意思是一个人的声音在某种环境中被忽视或无人回应。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中被忽视的现象,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
通过对“人微言轻”的分析,我意识到在交流中,每个人的声音都值得被重视。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历史背景,也提醒我们关注弱者的声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重视倾听与包容,让每个观点都有机会被听见。
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清史稿·张廷玉传》:“廷玉以人微言轻,不敢自达。”
《明史·杨慎传》:“慎以人微言轻,不敢与争。”
《宋史·赵普传》:“普以人微言轻,不敢自达。”
《晋书·王导传》:“导以人微言轻,不敢抗礼。”
《后汉书·窦融传》:“融为人微言轻,不敢与争。”
春秋末期,齐国田完的后代穰苴因是婢妾所生而不被重用,在齐国受到晋国和燕国的侵略时,晏婴推荐穰苴给齐景公,被派去抵御晋军。他人微言轻,齐景公给他配了个权臣当监军。穰苴杀了这个傲慢的监军树立军威,收复了很多失地,战后被封为大司马
你~,怎么会做过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