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28:21
成语“剩山残水”字面意思是剩下的山和残存的水,基本含义指的是经历了战争或重大变故后,留下的破败景象。常用来形容残破的环境或经济困境,传达出一种失落、沧桑的感觉。
“剩山残水”出自近现代文学作品,原句为“剩山残水,空余悲切”。成语常与描述战后或灾后景象的文学作品相联系,强调在经历巨大破坏后,仍然有一些残余的自然景观,然而这些自然景观却无法掩盖内心的悲伤与失落。此成语与**历史中的多次战争、灾难有关,反映出人民在苦难中的无奈和哀伤。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灾害,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成语“剩山残水”反映了这种历史背景下人们的苦楚和无奈。在现代社会,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然的保护。
“剩山残水”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悲凉和无奈,联想到历史的教训与自然的脆弱。它可以引发对过去的思考,促使人们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和环境。
在生活中,我曾看到一处因洪水而被毁坏的小镇,镇上只剩下几座断壁残垣,确实让我想起了“剩山残水”这个成语。这样的经历让我对自然灾害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剩山残水”:
残阳如血映山川,
剩山残水诉离愁。
一片凄凉何所依,
唯有旧梦可相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remnants of war”或“the scars of disaster”,虽然没有完全相同的成语,但其传达的意象和情感是相似的,也反映了历史带来的伤痛。
通过对“剩山残水”的分析,我认识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工具,更是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这一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情感联结以及人类社会的变迁。
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那园中剩山残水,一片荒废。”
《聊斋志异·聂小倩》:“夜深人静,剩山残水,更显凄凉。”
《水浒传》第十八回:“那山中剩山残水,一片萧条。”
《西游记》第二十回:“但见那山中剩山残水,一片凄凉。”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池中剩山残水,一片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