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4:06
“敌忾同仇”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敌人同仇,心怀愤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共同敌人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抵御敌人,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团结和斗志。
“敌忾同仇”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为“是以敌忾同仇,以扶不振。”这句话描绘了在面对外敌时,众人齐心协力、共同抗敌的情景。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代社会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团结的重要性。
该成语通常用于政治、军事、社会**等场景,强调群体在面对共同威胁时的团结。例如,在国家面对外敌时,领导人可能会呼吁“敌忾同仇”,以激励民众团结一致。此外,该成语也可用于日常对话,形容朋友在遇到共同问题时的团结。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团结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尤其在面对外敌或重大困难时。“敌忾同仇”不仅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团结精神,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共同挑战时的团结态度。尤其在社会、公共危机等情况下,该成语的使用能够激励人们共同奋斗。
“敌忾同仇”常给人一种激励、奋发向上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团结一致的集体行动,以及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场景。这种情感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放弃,勇往直前。
在我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大家都展现出“敌忾同仇”的精神,团结合作,最终克服了挑战。这种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团结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敌忾同仇心似火,万众一心战风波。
团结共筑铮铮志,誓将未来绘新图。
在英语中,可以用“united against a common enemy”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递的团结和共同抵抗敌人意图的精神是相似的。在不同文化中,团结合作在面对挑战时都是重要的价值观。
通过对“敌忾同仇”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团结的力量和共同面对挑战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也在实际生活中让我明白了合作与团结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孤军奋战,而是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资治通鉴·唐纪》:“李光弼曰:‘吾与安禄山敌忾同仇,誓不两立。’”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与公孙瓒敌忾同仇,必灭其族。’”
《汉书·王莽传》:“莽曰:‘吾与天下士大夫敌忾同仇,共诛不义。’”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吾与汉王敌忾同仇,今汉王背约,吾必伐之。’”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与秦伯同盟,曰:‘敌忾同仇,无贰尔心。’”
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