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6:11
成语“泼妇骂街”字面意思是指一个泼辣的女人在街上大声辱骂他人。基本含义上,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粗鲁、不顾场合、言辞激烈的女性,通常带有贬义。
“泼妇骂街”的成语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社会对女性行为的传统观念。在古代社会,女性的行为通常受到严格约束,泼妇这一形象常常被视为不守规矩的代表。这一成语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表现出对不当行为的批评。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泼妇骂街”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和刻板印象。现代社会虽然在性别平等方面有所进步,但这一成语依然存在于语言中,提醒我们关注性别歧视和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偏见。
“泼妇骂街”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社会上对某些女性的误解与偏见。它不仅仅是对行为的批评,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正看法。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有一种对不理智行为的无奈和反感。
在一次社交活动中,我注意到某位女性因不满服务态度而大声争论,周围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我心中不禁想到了“泼妇骂街”,这种行为虽然情有可原,但在公众场合确实不太妥当。
在一个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她在市场上怒吼,犹如泼妇骂街,街道两旁的人都不禁停下脚步,侧目而视,心中对她的态度充满了敬畏与不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ud woman”或“shrew”,但这些词汇在文化背景和语境中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相比于“泼妇骂街”,这些表达可能更侧重于对行为的描述,而非对性别的指责。
通过对“泼妇骂街”成语的学*和分析,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文化和社会观念的载体。这个成语不仅帮助我理解了某种行为的社会反响,也提醒我在语言使用中应更加注意性别和文化的敏感性。在日常交流中,我会更加谨慎地使用这样的成语,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对政敌或争论的对方有着诚恳的礼貌,一点没有泼妇骂街的恶习气。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她那泼妇骂街的样子,真是让人看了都害怕。”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那妇人泼妇骂街,把衙门里的人都骂了个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她那泼妇骂街的本领,真是无人能及。”
《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这妇人泼妇骂街,把个小孩子吓得哭起来。”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那泼妇骂街似的,谁还敢惹她?”
你不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