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5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57:53
“下官不职”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下官(指下级官员)没有职务”,通常用来表达下级官员因为某种原因未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职务。引申义则是指对某人或某事不负责任、不担当的态度。
“下官不职”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可能是对古代官场现象的概括。古代官员层级分明,职务与责任密切相关,因此“下官不职”可以看作是对官场不作为现象的批评。
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下官不职”反映了对权力与责任的关注。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企业和政府机构中,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被越来越重视,这个成语的使用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工作和职责负责。
“下官不职”让我联想到对责任的逃避和对他人期望的失望。在生活中,这种状态会导致团队氛围和整体效率的下降,带来负面的情感体验。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对自己的职责“下官不职”,导致项目的延误和团队的不满。经过沟通和协调,大家重新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最终顺利完成了项目,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担当与协作的重要性。
在一个古代官场的故事中,一个年轻的官员因受宠而骄,对下属“下官不职”,导致百姓怨声四起。最终,他通过一位智者的教导,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成为一个勤勉的好官。
在英语中,可以用“negligence”或“dereliction of duty”来表达类似的含义。这些词语同样强调对职责的忽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反映出不同文化对责任的重视。
对“下官不职”的理解让我意识到责任与担当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起到了警示作用,提醒我时刻保持对自己职责的重视。
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
~,灾祸自当,怎忍贻累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