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10:15
“箕裘之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箕和裘(毛皮衣物)所做的事业”。它通常用来比喻继承父业或前人的事业,强调后代在事业上的延续和传承。
“箕裘之业”最早出自《左传》,原文为“箕之裘,非独为我,亦为子孙。”意指父辈所做的事业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这体现了古人对家族事业传承的重视。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和对前人事业的尊重十分重要。“箕裘之业”强调了继承的责任感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这种传承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尤其在强调家族企业和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家庭的温暖与责任,体现了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在表达时,使用“箕裘之业”可以增强情感的深度,传达对传统的敬意。
在我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我曾经帮助家族经营一家小店,深切体会到“箕裘之业”的意义。每当看到顾客满意的笑容,我就感到自己在延续家族的努力与梦想。
在一个小故事中,我可以写道: “在那片青翠的山谷,古老的家族世代相传,父亲常常告诉我,‘我们从未忘记箕裘之业的重任,只有努力,才能让这份事业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绽放光彩。’”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legacy”(遗产)和“inheritance”(继承)来表达,但通常更侧重于物质财富的传承,而非道德和文化责任的延续。
通过对“箕裘之业”的学,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承诺。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家族和传统的价值。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文选·陆机〈文赋〉》:“箕裘之业,非一日之功也。”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曰:‘箕裘之业,非一人之力也。’”
《汉书·艺文志》:“箕裘之业,所以传家也。”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闻之,箕裘之业,不可不继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箕裘之业,不可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