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4:58
成语“笑容可掬”字面意思是笑容可以用手掬起,形容人的笑容非常可爱、亲切,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态度友好、乐观,容易让人感到快乐和放松。
“笑容可掬”最早出现在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具体的出处较难追溯,但可以看出其使用反映了人们对友好、亲切态度的向往。成语的构成中“可掬”意为能用手掬起,形象地表现了笑容的丰富和生动。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友好的态度或温暖的笑容,常见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笑容被视为友好的象征,与礼仪和人际交往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交方式的多样化,笑容依然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能够缓解紧张气氛,拉近人际距离。
“笑容可掬”常让我联想到温暖和亲近的感觉。当我看到一个人笑容可掬时,通常会感到放松和愉快,愿意与其交谈。这种积极的情感反应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影响了我的表达方式,使我更注重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
在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陌生的聚会上遇到一位笑容可掬的人,她的笑容让我放松了很多,最终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友好和亲切的态度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运用“笑容可掬”:
她的笑容可掬,
如春风拂面,
万物复苏,
心灵的温暖,
在花间荡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eaming smile”,它同样形容一个人笑容灿烂、充满温暖。尽管两个表达在文化背景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微笑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笑容可掬”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笑容的描述,更是对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使我的沟通更具温度,更加人性化。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花魁见了,笑容可掬。”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王安石见了苏东坡,笑容可掬。”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见之,笑容可掬。”
《儒林外史》第三回:“见了这些带珠翠的,又见了这些带刀剑的,不由得笑容可掬。”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了,不觉笑容可掬。”
三国时期,司马懿率军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急忙赶回解围
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