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04:10
成语“矜愚饰智”由四个字组成:
整体来看,“矜愚饰智”指的是那些表面上显得很聪明、很有智慧的人,实际上内心却愚蠢无知,甚至通过伪装来掩盖自己的愚昧。
“矜愚饰智”并非出自于某一具体的古文典故,而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成语。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智慧与愚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人们对伪装者的批判和警惕,强调了真实智慧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语境下,“矜愚饰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试图通过伪装来掩盖自己无知的人。例如: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与谦逊是被高度赞扬的美德,而“矜愚饰智”则警示人们不要沾染伪装与自负的习气。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的含义依然适用,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往往通过虚假信息来掩盖自己的不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伪专家”现象,那些在社交媒体上极力推销自己观点的人,常常让人感到不快。同时,它也提醒我在与他人交流时,要保持谦逊和真实。
在我经历的一个团队项目中,有一位成员总是喜欢发表高调的意见,然而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错。我们后来意识到他的“矜愚饰智”不仅影响了团队的合作气氛,也导致了项目的延误。
在晨曦的光辉中,山谷间的雾霭渐渐散去,露出那被伪装的智慧,竟是“矜愚饰智”的幻影。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路上,必须剥去层层伪装,才能看见光明的未来。
在英语中,类似于“矜愚饰智”的表达可以是“fool's gold”,意指那些表面上看似有价值的东西,实际上却一文不值。这两者都反映了对表象与真实的反思。
通过对“矜愚饰智”的分析,我认识到了真实智慧的重要性以及伪装的危险性。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保持谦逊,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警惕他人的伪装。
饰知(智)以惊愚。
《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元狩元年》:“矜愚饰智,以自为贤。”
《后汉书·班彪传》:“矜愚饰智,以自为贤。”
《汉书·王莽传下》:“矜愚饰智,以自为贤。”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矜愚饰智,以自为贤。”
《庄子·秋水》:“矜愚饰智,以自为贤。”
岂尝有庐陵之《新五代史》、晦庵之《通鉴纲目》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