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7:53
成语“眼不交睫”的字面意思是“眼睛与睫毛不接触”,引申义为形容人们在情感上互相冷淡、缺乏亲密接触。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或者在某种情境下的生疏和冷漠。
“眼不交睫”出自《红楼梦》,在书中描绘了人物之间的情感隔阂和内心的孤寂。该成语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传达出一种无形的距离和情感上的隔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眼不交睫”常用于描绘角色之间缺乏情感交流的场景。例如,在一段描写孤独或失落的文字中,可以用来强调人物的心境。在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冷淡关系,或是情侣间的情感疏离。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方式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依赖于虚拟平台,常常导致“眼不交睫”的现象。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与他人之间的真实情感,强调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
“眼不交睫”给人的感觉是孤独和失落,常常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情感的缺失。它让我思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保持与他人的联系,避免情感的冷漠。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段与朋友关系逐渐疏远的时期,我们之间曾无话不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交流减少,慢慢地变得“眼不交睫”。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维护人际关系需要主动的沟通和关心。
在一首简短的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夜深人静思绪乱,
独坐灯下影成双。
曾经欢声笑语在,
如今眼不交睫长。
这首诗通过描写孤独的情境,表达了对曾经亲密关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在英语中,“to be on different wavelengths”可以与“眼不交睫”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或交流上存在隔阂的意思。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情感内涵是相似的。
通过对“眼不交睫”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更是对情感交流的警示。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关注与他人之间的真实连接,珍惜那些重要的人际关系。
吴氏倍加扫兴,忿怒不已,眼不交睫,直到天明。
《明史·徐达传》:“夜半,达眼不交睫,乃起,饮帐中。”
《宋史·岳飞传》:“夜半,飞眼不交睫,乃起,行帐外。”
《晋书·王敦传》:“夜半,敦眼不交睫,乃起,饮帐中。”
《后汉书·袁绍传》:“夜半,绍眼不交睫,乃起,行帐外。”
《史记·项羽本纪》:“夜半,项王眼不交睫,乃起,饮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