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12:13
成语“兀兀穷年”字面意思是“孤独地,年复一年地”。其中,“兀兀”形容孤独、寂寞,常用来形容没有伴侣或依靠的状态。“穷年”指的是整整一年的时间。整体上,该成语表达了一种孤独而持久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艰辛的工作或奋斗过程。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草的生长和枯萎隐喻人生的起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孤独的感慨。通过“兀兀穷年”,诗人传达了自己在岁月中孤独坚持的心境。
“兀兀穷年”一般用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描绘孤独、坚持或艰辛奋斗的情境时。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里辛苦付出却没有得到伴随的支持或回报。演讲时,使用该成语可以强调努力与孤独并存的主题。
在**文化中,孤独与奋斗的主题常常被提及,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兀兀穷年”反映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适用于现代社会中追求梦想、面对压力的年轻人。它鼓励人们在孤独中坚持自我,实现目标。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许多奋斗者的故事,尤其是那些在逆境中坚持努力的人。它传递出一种孤独但坚定的情感,激励人们在艰难的时刻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孤独奋斗,努力准备考试,虽然身边没有太多支持,但我始终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每当想起“兀兀穷年”,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
在一次创作中,我尝试将“兀兀穷年”融入诗句:
在夜深人静时,孤灯映我影,
兀兀穷年路,独行梦未醒。
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孤独与坚持的主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iling away”或“laboring in solitude”,它们同样传达了孤独努力的概念,但语境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不同文化中对孤独与奋斗的态度,可能影响成语的接受度和使用场合。
通过对“兀兀穷年”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孤独与坚持的内涵。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临挑战时更加坚定。该成语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我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
《新唐书·李泌传》:“泌兀兀穷年,以道自任。”
《清史稿·黄宗羲传》:“宗羲兀兀穷年,以学问为乐。”
《明史·方孝孺传》:“孝孺兀兀穷年,以文章自娱。”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兀兀穷年,以死自誓。”
《晋书·王导传》:“导兀兀穷年,不以家事累心。”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呕心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