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24:20
“乱世凶年”这个成语由“乱世”和“凶年”两个部分构成。字面意思是指在动乱的年代发生的凶恶的年份,通常指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生艰难的时期。基本含义是形容在社会混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状况极其恶劣。
“乱世凶年”并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可以从**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动乱时期找到其体现。例如,动荡的战国时期、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都是被后人称为“乱世”的典型案例。在这些时期,战争频繁,百姓生灵涂炭,灾荒不断,正是“凶年”的真实写照。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历史、文学作品、时事新闻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用以描绘悲惨的社会环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它来形容当前的社会状况,比如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的时期。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许多朝代的更迭与动乱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乱世凶年”不仅是历史的回顾,也是现代人对社会不安定的警觉。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战争减少,但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等依然存在,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强烈。
这个成语往往带有悲伤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历史的苦难和人们的挣扎。它使人反思社会的脆弱和人类在困境中的坚韧。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看到一部描述抗战时期的电影,展现了普通人在乱世凶年中的艰苦奋斗。这个成语让我更加理解了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光辉。
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人们在夜里低声祈祷,
乱世凶年,谁能摆脱命运的捉弄?
但希望之光仍在心中闪烁,
让我们携手共渡难关。
在英语中,“a time of chaos”或“an era of turmoil”可与“乱世凶年”相对应,但通常没有特定的成语形式。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动荡时期的共同关注。
通过对“乱世凶年”成语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历史的教训及其对现代社会的警醒。在语言学中,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增强了我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
三径荒芜不似前,甘把针指频拈,聊度看乱世凶年。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乱世之君,不可以常法绳也。”
《后汉书·皇甫规传》:“乱世之臣,不可以常礼待也。”
《汉书·食货志》:“乱世之民,不可以常道治也。”
《史记·平准书》:“乱世之政,不可以常法行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乱世之民,不可以礼义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