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06:24
“甘心鈇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刀斧之刑。引申意义是指甘愿接受惩罚或付出代价,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愿意为了某种目标或理想而承受痛苦或牺牲。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特别是在古代的法律和惩罚体系中,“鈇钺”指的是古代用来处决罪犯的工具。成语的形成与历史上对惩罚和牺牲的观念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对忠诚、牺牲精神的认同。
“甘心鈇钺”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牺牲精神被高度赞扬,因此“甘心鈇钺”常常被用来歌颂那些为理想和信念付出一切的人。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被许多人所推崇,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许多人愿意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甘心鈇钺”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佩和钦佩。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为信仰、理想和他人幸福而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激励人们追求自己的目标,尽管可能会面临困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志愿者项目,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都甘心鈇钺,愿意为帮助他人而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风雨兼程不惧难,
甘心鈇钺为理想。
心中信念如明灯,
照亮前路不迷航。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例如,英文中可以用“to suffer for one’s beliefs”来表达为信仰而受苦的精神。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是相似的,都是对牺牲与奉献精神的赞美。
通过对“甘心鈇钺”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在语言学*和交流中,能够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思想,增强表达的深度与力量。
去年有人上书,告禄山逆迹,陛下反赐诛戮。谁肯再甘心鈇钺,来奏君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甘心鈇钺,以从天下之欲。”
《后汉书·袁绍传》:“甘心鈇钺,以从天下之志。”
《汉书·王莽传上》:“甘心鈇钺,以从天下之望。”
《史记·项羽本纪》:“甘心鈇钺,以从诸侯之兵。”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甘心鈇钺,以从大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