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3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9:00
“形影相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体与影子相互吊唁”。基本含义指的是孤独、寂寞的状态,形容一个人失去伴侣或朋友后的悲伤心情,常用于表达对逝去的人的怀念和哀伤。
“形影相吊”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在书中,王允因好友的死而感到悲伤,用此成语表达他对亡友的思念。这个成语以“形”和“影”的对比,传达了即使身体在世,心灵却因失去而感到孤独的情感。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及演讲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人物的孤寂与哀伤;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失落感;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引发听众对某种失去的共鸣。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对逝去的人的怀念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形影相吊正是这种文化情感的体现。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对孤独的感受依然存在,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能变得更加疏离。
“形影相吊”让我联想到孤独的夜晚,沉默的房间,以及那种无法言说的失落感。这个成语引发的情感是深沉而复杂的,既有对逝去的怀念,也有对生活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因为朋友的离去而感到形影相吊。在那段时间里,我常常独自一人,回忆起我们曾经的美好时光,这让我更加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月光洒在窗台,独自坐在书桌旁,心中涌起了形影相吊的思绪,仿佛那遥远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回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nely as a cloud”或“alone in a crowd”。这些表达同样描绘了孤独的感觉,但在文化语境上,中文成语更加强调的是对逝去的哀思和情感的深度。
通过对“形影相吊”的学*,我更加明白了孤独与失去的复杂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我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细腻与真实。这个成语在我日常交流和写作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传达情感与思考。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宋史·文同传》:“形影相吊,孤寂无依。”
《晋书·王羲之传》:“形影相吊,情何以堪。”
《文选·刘琨〈答卢谌书〉》:“形影相吊,中心如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形影相吊,忧思难忘。”
《左传·宣公十五年》:“形影相吊,心事难言。”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与祖母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衣我食我,岁使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