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55:18
“枉费心力”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白白地花费心思和力气。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做某件事情费尽心思、耗费力气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或者努力的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枉费心力”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王允传》中的记载,文中提到“枉费心力,终无益处”。这一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无奈和感慨,通过历史文献可以看出,古人对努力与结果之间关系的关注。
成语“枉费心力”常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努力和成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成语“枉费心力”反映了人们对努力未必能成功的认知,也体现了古人对现实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进步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枉费心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枉费心力”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感。每当我听到或使用这个成语时,都会联想到那些努力却未能成功的经历,它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审慎评估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
在大学时期,我曾经为一个项目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结果由于缺乏市场调研,最终未能获得投资,深感“枉费心力”。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充分准备和务实思考的重要性。
在一首关于奋斗与失落的诗中,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山高水远路漫漫,枉费心力逐梦间。
虽知前行难有果,心中不甘又何言。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to waste effort”或“to labor in vain”,它们同样传达了付出与成果不成正比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努力与收获关系的理解却是相似的。
通过对“枉费心力”的学*,我对努力、失败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上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效率和成果的平衡,避免在无效的努力中迷失方向。
所云筑室藏书,此亦恐枉费心力。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枉费心力,不如早退。”
《后汉书·袁绍传》:“枉费心力,不如早降。”
《汉书·王莽传下》:“枉费心力,不如早定。”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枉费心力,不如早决。”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枉费心力,不如早图。”
你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