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29:36
“共商国是”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共”意为共同,“商”意为商量、讨论,“国”指国家,“是”在此处指的是事情、政策。字面意思就是大家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国家事务时,通过集体讨论来达成共识,强调合作与民主。
“共商国是”源于古代对国家治理的重视,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古代,国家事务往往需要集思广益,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尚书》《春秋》等经典文献中,强调集体智慧的重要性。
“共商国是”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它常用来描述一群智者聚集在一起讨论国事。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强调集体决策的重要性,比如在家庭、企业或社区中。演讲时,领导者可能会提到这一成语,以倡导民主讨论的精神。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集体讨论与决策的传统源远流长,“共商国是”反映了儒家重视集体智慧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政治体制的变化使得这一成语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复杂,民主决策与集体讨论的理念依然适用于政治、商业乃至家庭事务中。
“共商国是”给人一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的感觉。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往往能激发积极的情感,联想到集体智慧所带来的成功与和谐。
我曾参与过一个社区会议,大家共商国是,讨论如何改善社区环境。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最终形成了一项受大家认可的方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集体讨论的重要性和力量。
在一首诗中:
共商国是同舟行,
各抒己见共辉映。
愿将智慧汇成河,
流淌万里助民兴。
这首诗表达了通过共同讨论来实现国家繁荣的理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或“consultation”,强调集体参与与讨论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民主制度下的决策过程与“共商国是”的理念相似,但在具体实践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共商国是”的学,我认识到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尤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强调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重视团队合作与沟通的力量。
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商国是。
《资治通鉴·唐纪》:“共商国是,以安邦国。”
《后汉书·班彪传》:“共商国是,以济时艰。”
《汉书·王莽传》:“共商国是,以图大业。”
《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共商国是,以谋长策。”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共商国是,以定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