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15:46
“粗具梗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粗略地具备一个大概”。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某一事物或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性的描述,并未深入细节。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个主题或问题的初步理解或概览。
“粗具梗概”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构成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有广泛应用,例如“梗概”本身就表示大致内容或要点。在现代汉语中,成语的使用更偏向于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
该成语常用于学术讨论、工作汇报、项目介绍等场合,尤其是在需要快速概述某一主题或内容时。例如,在学术报告中,研究者可能会说:“在这篇论文中,我粗具梗概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在日常交流中,也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粗具梗概一下你的看法。”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信息量庞大,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变得尤为重要。“粗具梗概”反映了这一需求,强调在沟通中能够迅速抓住要点。尤其在教育、商业和科技领域,该成语的使用能够帮助人们更高效地交流。
“粗具梗概”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而实用的,它使人在表达时能够避免繁琐的细节,聚焦于核心内容。这种表达方式常常带有一定的务实和高效的情感,引发人们对信息传递效率的关注。
在我个人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需要将复杂的概念或信息进行汇总。当我准备汇报时,往往会使用“粗具梗概”来引导听众,并确保他们能够快速理解我所要传达的重点。
在创作中,我尝试将“粗具梗概”融入诗句:
书海泛舟,粗具梗概,
点滴感悟,心海荡漾。
流光溢彩,话语轻扬,
细节无碍,意境悠长。
在英语中,“to summarize”或“to give a brief overview”可以被视为与“粗具梗概”相对应的表达。这些短语同样强调对信息的简要概述,反映出不同文化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相似需求。
通过对“粗具梗概”的学习,我认识到在交流中掌握要点的重要性。它不仅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我在复杂信息中提炼精华的能力。这一成语的灵活应用,让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益匪浅。
惟文笔则远不逮,词不达意,粗具梗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