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2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0:23:38
成语“有志竟成”的字面意思是指只要有志向,最终就能够实现目标。它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强调志向和努力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坚持不懈。
“有志竟成”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为“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情最终会成功。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志向和努力的重视,强调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和决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的传统文化中,志向被视为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有志竟成”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拼搏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信心和毅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有志竟成”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奋斗、拼搏的场景。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只要坚持,就能见到成功的曙光。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我常常用“有志竟成”来激励自己。例如,在备战考试的过程中,面对压力和焦虑,我会告诉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目标,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运用“有志竟成”:
晨曦初露志难酬,
万千艰辛心不休。
有志竟成终见彩,
前路漫漫步履遒。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强调意志和决心的重要性。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志向和努力能够带来成功。
通过学“有志竟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志向和努力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时刻提醒我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明史·王守仁传》:“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有志竟成,为一代宗师。”
《宋史·岳飞传》:“飞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曰:‘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飞应之曰:‘惟大人许儿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有志竟成,终为中兴名将。”
《晋书·祖逖传》:“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宾客义徒皆暴杰勇士,逖遇之如子弟。时扬土大饥,此辈多为盗窃,攻剽富室,逖抚慰之曰:‘比复南塘一出不?’或为吏所绳,逖辄拥护救解之。谈者以此少逖,然自若也。有志竟成,卒克复中原。”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遂破燕军。布有志竟成,非虚言也。”
东汉初年,大将耿渰奉光武帝刘秀的命令去平定张步的叛乱,在战斗中不小心中了对方一箭。他咬紧牙关,带伤继续战斗,士兵们深受鼓舞,最终打败了张步。刘秀称赞他说:“你取得最终胜利,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改日须醵公分,畅谈一日,以贺素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