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8:33
“磐石之固”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像磐石一样坚固,形容事物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基本含义可以引申为某种信念、关系或局势非常稳固,不易动摇。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尤其是经典的诗文中。磐石本身是一种坚硬的岩石,常常被用来象征稳定和坚固。在《诗经》中就有类似的表达,强调了坚固的本质,虽然具体的成语形式可能并不直接出现在古文中,但其意象在古代文学中广泛存在。
“磐石之固”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在**文化中,磐石常常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尽管变化迅速,但人们依然向往那种“磐石之固”的状态,以应对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
“磐石之固”给人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联想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久的关系。它激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轻易放弃。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我的朋友在工作上遭遇了挫折,我鼓励她说:“只要你坚持,成功就像磐石之固,不会轻易动摇。”这句话给了她信心,也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风雨交加夜漫漫,
信念如磐石之固,
心中明灯照前路,
勇敢追逐梦无惧。
在英语中,可以用“rock-soli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都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稳固和可信赖。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使用场景和情感色彩。
通过对“磐石之固”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交流中使用成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日常生活和学中,我会更有意识地运用这样的成语,以增强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筹于旗翼。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二》:“曹操曰:‘吾观天下之势,如磐石之固,非人力所能移也。’”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上言:‘夫天下之势,如磐石之固,非人力所能移也。’”
《汉书·贾谊传》:“贾谊上疏陈政事,曰:‘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蹠戾。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蹠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夫天下之势,如磐石之固,非人力所能移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曰:‘夫赵之于天下,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赵之于秦,犹磐石之固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使荀息请师于秦,秦伯曰:‘晋国之固,如磐石焉。’”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又着朱贵儿迁在宝林院去一同抚养赵王,自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