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7:44
“根深蒂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根部深扎,蒂部坚固”。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基础非常牢固,难以改变或动摇。基本含义指的是某种观念、*惯、文化等在一个地方或人们心中扎根很深,形成了固定的状态。
“根深蒂固”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的表达。成语中的“根”和“蒂”都是植物的部分,根扎得深,蒂牢固,意味着生长得稳定,难以拔除。它常被用来形容思想、文化等的牢固性。该成语多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观察与思考。
“根深蒂固”可以应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许多观念和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成语“根深蒂固”反映了对传统的尊重及对变革的谨慎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家庭、教育和社会风俗方面。
“根深蒂固”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复杂的。一方面,它让人感受到传统和文化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对变革和更新的渴望。它在思维和表达中常常引发对固有观念的反思。
在学和工作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团队成员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他们的观念根深蒂固,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通过耐心沟通和逐步引导,最终他们逐渐接受了新的方法。
在一个秋日的黄昏,落叶纷飞,树木的根深蒂固,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过往的回忆,那些在风中摇曳的枝条,虽看似脆弱,却是生命的坚韧。
在英语中,类似于“根深蒂固”的表达可以是“deep-rooted”,它同样用来形容观点、*惯等在某一文化或社会中扎根很深的状态。这表明了在不同文化中,根深蒂固的概念都是被广泛认可的。
通过对“根深蒂固”的学*,我更加明白了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事物变化的难度。这个成语的使用使我在表达时更加准确,尤其是在讨论文化和社会问题时,它的意义和影响力不可忽视。
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三》:“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后汉书·班彪传》:“夫根深者叶茂,蒂固者实繁。”
《汉书·刘向传》:“夫祸福之来,皆生于微,渐至于著,不可不察也。根深而蒂固,枝繁而叶茂。”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根深者叶茂,蒂固者实繁。”
但我总还想对于~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将来有万一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