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58:01
“千虑一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千次的想法中总会有一次失误”。它的基本含义是即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人,在做事情时也难免会出现错误,强调了人类思维和判断的局限性。
该成语来源于《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为“千虑不如一失”。它反映了古人对思维和决策过程的深刻理解,强调即使经过大量的思考和筹划,仍然可能出现失误。这说明了在复杂的决策中,绝对的准确是难以实现的。
“千虑一失”常用于讨论决策、计划和行动时的失误。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表达角色在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反思;在日常对话中,朋友之间分享工作中的失误时也常会提到这个成语;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应保持谦逊和警惕。
“千虑一失”在**文化中反映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强调谦逊和宽容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强调了即使是最优秀的专业人士也可能犯错,不应苛责他人。
这个成语让我想到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警觉和谦逊。它也让我联想到在团队合作中,彼此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因为大家都有可能犯错。
在我自己的经历中,曾因为过于自信而忽略了项目中的细节,导致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回想起来,正是“千虑一失”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细心,及时调整心态,接受可能的失误。
在一个故事中,主人公在准备一次重要的演讲时,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然而在演讲当天,因紧张而忘记了几个关键点,最终以“千虑一失”的态度面对观众,分享了自己在准备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于“to err is human”或“even the best laid plans can go awry”表达了相似的含义,强调人类不可避免的失误。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人类局限性的共同理解。
通过对“千虑一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接受不完美的重要性。这一成语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学会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并在面对挑战时更加谨慎。它在我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激励我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接纳失败的可能。
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千虑一失,不可不慎。”
《后汉书·杨震传》:“千虑一失,圣人所慎。”
《战国策·齐策四》:“千虑之计,必有一失。”
《左传·宣公十五年》:“千虑之计,必有一失。”
《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齐景公手下人亲眼目睹晏婴的贫困生活,就向齐景公汇报。齐景公派人送去千金给他接待宾客用。晏婴百般推辞不受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著书之家,~,往往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