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5:46
“树功立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树立功劳,建立事业”。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努力工作和创造出成绩或成就来建立自己的事业,强调个人在事业上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树功立业”可能源自古代的社会实践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封建社会中,士人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成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价值观念,认为个人的努力和成就能够为自己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虽然该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在古典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常出现在描述英雄人物和志向高远的人的语境中。
“树功立业”常用于以下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成就与家族、社会的荣誉密切相关,因此“树功立业”不仅是个人努力的象征,也反映了集体价值观。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体主义的兴起,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成就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适用性,激励着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树功立业”让我联想到奋斗、拼搏和成功的情感,正是这种追求成就的精神,推动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它让我思考到在生活中追求目标的意义,以及努力的重要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提醒自己要“树功立业”。例如,在大学时,我通过不断努力学和参与课外活动,最终获得了奖学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成就的来之不易。
在一首诗中:
春风化雨润心田,
树功立业志千年。
青云之上展翅翱,
不负韶华为梦圆。
这首诗表达了奋斗的决心和追求成就的精神,体现了“树功立业”的内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make a name for oneself”,强调通过努力工作获得声誉和成就。虽然两者传达的核心思想相似,但在文化背景和语境中可能存在细微差别。
通过对“树功立业”的学,我对个人努力与成就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不仅是激励自己的座右铭,更是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让我认识到成语的力量,能够生动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明史·郑和传》:“郑和七下西洋,树功立业,扬我国威。”
《宋史·岳飞传》:“岳飞忠勇,树功立业,为国之干城。”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平定江南,树功立业,封卫国公。”
《后汉书·班超传》:“超少有大志,欲树功立业,以报国家。”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起细微,树功立业,为汉家开基。”
男子汉当~,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