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59:05
“摧山搅海”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摧”和“搅”两个动词构成。字面意思是摧毁山脉,搅动海洋,形容力量极大,能够翻天覆地、撼动自然的景象。引申义是指强大的力量或气势,能够改变现状或冲击一切障碍。
“摧山搅海”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或文学来源,但它的构词法和意象在古代文学中常见。类似的表达常用于形容英雄豪杰的壮举或自然力量的伟大。在古代诗词中,许多文人用此类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对力量的崇敬或对壮丽景象的赞美。
在不同语境下,“摧山搅海”可以用来形容: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强调力量和影响力,而反义成语则突出无力和微小的状态。
“摧山搅海”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英雄、勇气、决心等正面形象相联系。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商业和科技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激励人们追求创新和突破,体现了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感,联想到无畏无惧的英雄形象或是不可阻挡的自然力量。它激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并努力去改变现状。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团队成员的努力和协作就像“摧山搅海”一样,最终克服了种种障碍,成功达成目标。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力量的巨大。
“在那场腥风血雨的战斗中,他如同摧山搅海,所向披靡,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其所动。”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move mountains”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形容某人付出巨大努力以实现目标。不同文化中对力量和改变的理解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赞美那种强大、无畏的精神。
通过对“摧山搅海”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及其在表达情感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去挑战和改变现状。它提醒我,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决心,就能摧山搅海。
到来日战鼓连天,喊声振地,猛烈神摧山搅海,连珠炮有似轰雷。
《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三引《传奇·聂隐娘》:“聂隐娘笑曰:‘吾乃剑仙也,能摧山搅海,斩妖除魔。君若有难,吾必相助。’”
《聊斋志异·卷四·狐梦》:“狐女笑曰:‘君休矣,妾非人,乃山中狐也。君若不弃,妾愿随君摧山搅海,共赴天涯。’”
《封神演义》第二十回:“那妖精见姜子牙法力高强,不敢恋战,化作一阵黑风,摧山搅海而去。”
《西游记》第三回:“那厮乃是东海龙王敖广,因见我徒弟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能摧山搅海,故此来请他去赴宴。”
《水浒传》第十四回:“那汉子头戴一顶遮阳毡帽,身穿一领青布衲袄,腰系一条白绢搭膊,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手里拿一把朴刀,口里喝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摧山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