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0:05:33
“一抔之土”字面意思是“一把土”,通常用来比喻狭小的地方或少量的空间。引申义是指对于故乡、家园的眷恋和思念,强调人与土地之间的深厚情感。
成语来源于《史记·陈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其中“抔”字指的是用手抓起的土,而“一抔之土”则反映了对于土地的珍视和依恋,体现出**文化中对故乡的情感深厚。
“一抔之土”可以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土地代表着根和归属感,尤其是在农耕社会背景下,土地与家庭、文化的关系尤为紧密。“一抔之土”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人离开家乡去追求事业,但对故乡的情感依旧深厚。
“一抔之土”让我联想到无论身处何地,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思念,总是挥之不去。它唤起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归属感的追寻。
在我大学毕业后,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工作时,常常想起“这一抔之土”的情感。每当回家探亲,总是感受到那种归属感,仿佛一切的奋斗都是为了能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一抔之土寄深情,
故乡梦里总相迎。
岁月悠悠随风逝,
心归何处是安宁。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强调心灵的归属感。这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均有其共鸣,反映出人们对故乡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一抔之土”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它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与意义,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园的珍视上具有重要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日常表达中,懂得如何恰当使用此类成语,将使我的表达更加生动而有深度。
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宋史·岳飞传》:“一抔之土,不足以掩其忠。”
《晋书·王导传》:“一抔之土,不足以掩其德。”
《后汉书·班超传》:“一抔之土,不足以掩其羞。”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一抔之土,不足以塞其责。”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未干,六尺之孤何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