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29:42
成语“顽固不化”由“顽固”和“不化”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固执而难以改变,通常指的是思想观念或行为*惯非常顽固,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固执己见,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或改变自己的态度。
“顽固不化”源自古代汉语,历史上常用于描述那些固执、顽强、不愿意改变的人或事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述常见于对士大夫、官员或民众执拗态度的批评,体现了对不愿接受新思想的人的反感。具体的典故虽不详,但其用法在文言文中已有流传。
“顽固不化”常用于批评某些人或组织在面对新情况时,仍然坚持旧有的思维方式和做法。它可以出现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顽固不化”反映了**文化中对变革与创新的重视。在历史上,许多变革的推行都遭遇到顽固派的反对,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尤其在教育、科技和体制改革中,顽固不化的态度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顽固不化”给我带来一种无奈和反思的情感。它让我想到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他们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让沟通变得困难。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与他人交流时,保持开放的态度,避免陷入顽固的思维模式。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遇到一个同事,他在项目管理中总是坚持旧有的方法,不愿意尝试新工具,导致团队效率低下。我们多次尝试说服他,最终不得不调整策略,寻找其他能接受新方法的成员来推动项目的进展。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在这纷扰的时代,
有些心灵顽固不化。
如同古老的石碑,
不愿迎接春风的化。
这表达了在变革的时代中,仍有些人固守旧观念的现象。
在英语中,类似于“顽固不化”的表达有“stubborn as a mule”或“set in one’s ways”,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固执不变的含义,但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使用*惯。
通过对“顽固不化”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固执的危害和变革的重要性。在语言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某种现象或态度,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思维。
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说我~,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