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2:20
成语“病入骨髓”字面意思是“病已经深入到骨髓”,用来形容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引申意义上,它形容某种问题或状态已经严重到无可挽回的程度,通常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等的根深蒂固。
成语“病入骨髓”最早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具体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文献,描述了疾病影响的深远程度。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因思念林黛玉而感到心痛,形容自己的痛苦就如病入骨髓,深刻反映了其情感的深度与绝望。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和演讲中。例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此成语来描绘角色的绝望状态。在日常对话中,当人们讨论某种观念或*惯已经根深蒂固时,亦可以使用该成语。
在**文化中,“病入骨髓”不仅反映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也象征着对思想和文化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谈论社会问题、文化观念时,强调某些问题的深层次影响。
“病入骨髓”这一成语给人一种沉重、无助的情感反应,常常引起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反思。它提醒我们关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可能影响深远的观念和*惯。
在我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个朋友,他对于某些传统观念的执念已深,几乎无法接受任何新的想法。每当我与他讨论现代科技时,他的反应让我想起“病入骨髓”这个成语,体现了他思想的固执与顽固。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不再,叶渐黄,
心病入骨,痛无双。
世事如烟,情难忘,
回首往昔,泪两行。
这首诗通过“病入骨”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和无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eeply ingrained”或“rooted in one's bones”,它们同样用来形容某种观念或*惯已经深入人心,与“病入骨髓”在意义上相似,但可能在文化语境中有不同的情感色彩。
通过对“病入骨髓”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刻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思想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鎝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雜,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雜,臣是以无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