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37:16
成语“助桀为虐”字面意思是“帮助桀(指桀王)进行残暴的行为”。这里的“桀”是指**古代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桀王,他因暴政而闻名。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帮助恶人做坏事,形容那些助纣为虐、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人。
“助桀为虐”出自《史记·夏本纪》,文中讲述了桀王的暴行和他的宠臣如何助长其暴政。桀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因其残酷统治,最终导致夏朝的灭亡。这个成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警示人们不要与恶势力同谋。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那些明知不对却仍然与坏人合作的行为。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或同事在某些情况下的错误选择。在演讲中,这个成语可以作为反面例子,警示听众远离不良影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忠义和正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助桀为虐”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与恶势力同盟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反对腐败、维护社会正义的语境中,提醒人们不要妥协于恶。
“助桀为虐”会让人联想到道德沦丧和社会的不公。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愤怒与警惕,它提醒我们在面临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原则。
在我身边,有朋友曾参与一些不正当的商业活动,虽然知道这些行为对社会有害,但他还是选择了“助桀为虐”。这让我意识到,面对这样的选择,必须坚守道德底线。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多人为了利益而助桀为虐,然而在一小撮人的心中,正义的火焰依然熊熊燃烧,他们决定不畏艰难,反抗暴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aid and abet”,意指帮助或怂恿不法行为。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相似的,都是警示人们不要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通过对“助桀为虐”的学*,我深刻理解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警惕与反思。它提醒我在面对诱惑时,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六年》:“高帝曰:‘吾闻之,助桀为虐者,天之所弃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之,助桀为虐者,天之所弃也。’”
《汉书·王莽传上》:“莽曰:‘吾闻之,助桀为虐者,天之所弃也。’”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曰:‘沛公何为者?’对曰:‘沛公,助桀为虐者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将伐郑,郑人请成,晋侯弗许,曰:‘郑人助桀为虐,不可赦也。’”
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入长安,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面对奢华的宫廷生活,刘邦想占据皇宫就此享受起来,樊哙认为现在不是时候,张良也认为如果占据就是助桀为虐,人们就不再支持了。刘邦认为有道理就率军退居灞上等候项羽
又加上他那次子纪成文,~,作的那些侵冒贪黩,忌刻残忍的事,一时也道不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