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7:56
成语“目瞪舌僵”的字面意思是:眼睛睁得大大的,舌头僵硬。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因惊讶、震惊或害怕而愣住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对突发**或意外情况的无措和惊愕。
“目瞪舌僵”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部分“目”、“舌”都与人的感官和反应密切相关。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描写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面对不可思议的事情时。
“目瞪舌僵”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中文文化中,表达惊讶的成语非常丰富,而“目瞪舌僵”则传达了一种非常直观的情感反应。在现代社会,面对快速变化的信息和**,人们常常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无措,反映出人们对不可预知事物的脆弱感。
“目瞪舌僵”带给人的情感反应是震惊和无助,联想起人们在遭遇突发**时的无措状态,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凝固。这个成语常常引发共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这样一种惊愕的瞬间。
在我生活中,曾经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一个朋友突然宣布自己要移居国外,大家都目瞪舌僵,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场景让我深刻理解了成语的含义,也让我在日后的交谈中更乐于使用这个成语。
在古老的宫殿里,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满朝文武瞬间目瞪舌僵,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冻结,连空气也凝固了。就在大家不知所措之时,一位勇敢的将军站了出来,打破了这份沉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umbfounded”或“gobsmacked”,都形容因惊讶而说不出话来。尽管语义相似,但每种语言在表达惊愕时的情感细腻程度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通过对“目瞪舌僵”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它承载了人们对惊讶情感的普遍共鸣。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描绘出情感状态,增强交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宋史·岳飞传》:“飞目瞪舌彊,不能复对。”
《晋书·王衍传》:“衍目瞪舌彊,不能复言。”
《后汉书·班超传》:“超目瞪舌彊,不能对。”
《汉书·王莽传》:“莽目瞪舌彊,不知所出。”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目瞪舌彊,不能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