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2:19:47
成语“乞哀告怜”由“乞”、“哀”、“告”、“怜”四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请求别人同情和怜悯,表达了对他人施以帮助的渴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悲伤或者恳求的态度,常常出现在需要他人施以关照或援助的情境中。
“乞哀告怜”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元素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表达了人们对同情与关爱的渴求。成语中的“乞”和“告”都带有请求的意味,而“哀”和“怜”则体现了悲伤和怜悯的情感,因此可以看作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普遍反映。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乞哀告怜”在**文化中反映了对同情与帮助的重视。在传统社会中,弱者或遭遇不幸的人常常渴望得到社会或亲友的帮助,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尤其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
乞哀告怜通常给人一种悲伤、无奈的情感联想,常使人感到同情与关心。面对他人的困境,我们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激发出帮助他人的愿望。
在我生活中,曾有一位同学因家庭原因而遇到困难,我和其他同学自发组织了募捐活动,恰好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了“乞哀告怜”这个成语,强调了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在一个小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在寒冷的冬夜,流浪汉蜷缩在街角,眼中流露出乞哀告怜的神情,仿佛在向路人传递着无言的恳求。一个年轻人经过,心中一震,决定停下脚步,给予他温暖的食物和关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beg for pity”或“plead for mercy”,同样强调请求同情与帮助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同情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渴望得到帮助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成语“乞哀告怜”的深入分析,我理解到它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工具,更是情感与人际关系的反映。学*这个成语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也在我的沟通中增添了情感的深度。在日常生活中适时地运用这一成语,可以更好地表达同情与关怀,增强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人得有骨气,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