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0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00:13
“千金之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千金的儿子”,基本含义指富贵人家的孩子,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生活优越的人。这一成语强调了家庭背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千金之子”最早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其中提到:“千金之子,何必为此。”这个成语的背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财富与地位的重视,强调了出身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富贵家族的看法,认为富贵子弟不必为日常生计而烦恼。
“千金之子”常用于描述那些不需为生活担忧、享受特权的人,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对比普通人和富贵人家的生活差异。在演讲和日常对话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评论社会不平等现象。
同义成语:富贵子弟、豪门公子
反义成语:寒门子弟、穷困潦倒
“千金之子”在**传统文化中反映了阶层固化与家族传承的观念。在现代社会,虽然强调个人努力与平等,但“千金之子”仍然存在,尤其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富裕背景可能带来更多机会和资源。
“千金之子”常常让我联想到社会的不平等与分层现象。它引发对财富与机会的思考,激发对社会公正的关注。人们往往对这些富贵子弟有复杂的情感,既羡慕又心生不平。
在我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朋友,他的生活经历与我截然不同。通过与他的交流,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家庭背景在个人发展中的重大影响。
在某个故事中,我想写一个千金之子的成长历程,故事的开头是:“他是一个千金之子,拥有无数的财富和名望,但在内心深处,他却渴望一份真正的友情和理解。”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用“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来表达,意指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这两个表达都强调了出身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但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千金之子”的学*,我认识到出身与环境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社会问题时更加敏锐。这种对成语的深刻理解将帮助我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
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千金之子也。”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生,千金之子也。”
《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千金之子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千金之子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千金之子也。”
春秋末年,楚国人范蠡因助越王勾践复国有功,他担心勾践会借故杀他,就逃到定陶改名换姓就地经商。他的小儿子在楚国杀人被捕,他认为千金之子不应暴尸于大庭广众,于是派大儿子带千金去请庄生向楚王求情,事成后要回金子,楚王生气就杀了他弟弟
合抱之木,不生于步仞之丘;~,不出于三家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