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04:37
“柳陌花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柳树成荫的小路和盛开花朵的街道。整体上,它形容风景如画的地方,尤其是指春天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觉。
“柳陌花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在诗中,白居易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表达了他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热爱。该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
“柳陌花衢”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写春天的景色,也可在日常对话中形容某个地方的美丽。例如,旅游宣传、风景画的介绍、诗歌等场合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此外,它也能用于形容生活的美好状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色的描写常常与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紧密结合。“柳陌花衢”不仅反映了古人的审美观,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能够引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关注。
“柳陌花衢”让我联想到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蓬勃。每当看到柳树摇曳和花朵盛开时,心中便充满了愉悦和希望。这种美好的情感也常常激励我去追求生活中的美好。
在一次春游中,我和朋友们漫步在一条柳陌花衢的小路上,周围的花香扑鼻,景色如画。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成语所传达的美好意境,也因此在日记中记录下了这段愉快的经历。
在春日的晨曦中,我漫步于柳陌花衢,清风拂面,仿佛听到了花儿的低语,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在这条小路上,时间似乎停滞,唯有春光无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looming path”或“flower-lined street”,这些短语同样传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对于自然美的欣赏是普遍的。
通过对“柳陌花衢”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美好事物,提升我的语言运用能力。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西湖老人繁胜录》宋·西湖老人:“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湖南北山,景物尤佳。自二月初八日,西湖上已有游人,至十五日,则倾城而出,车马纷纷,柳陌花衢,笙歌鼎沸,至夜方休。”
《梦粱录·元宵》宋·吴自牧:“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自唐以来,即有灯市,其例甚盛。州府县镇,莫不设灯,而临安府为最。是夜,天街茶肆,皆点灯烛,光明如昼。柳陌花衢,灯火辉煌,游人如织。”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宋·周密:“时承平日久,四方鼎沸,而临安府柳陌花衢,闤闠棋布,歌台舞榭,星罗棋布,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宋·罗烨:“小说者流,出于机戒之官,遂分百官记录之司。由是有说者纵横四海,驰骋百家,以上古隐奥之文章,为今日分明之议论。或名演史,或谓合生,或称舌耕,或作挑闪,皆有所据,不敢谬言。而坊市有乐人,或为俳优,或为傀儡,或为叫果子,或为吟叫,或为柳陌花衢之戏,或为博戏,或为杂剧,皆有所长,不可具述。”
《东京梦华录·酒楼》宋·孟元老:“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政和后来,景灵宫东墙下长庆楼尤盛,则有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其中柳陌花衢,举之不尽。”
至今~,歌姬舞女凡吟咏讴唱,莫不以柳七官人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