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50:17
成语“同恶相救”字面意思是“同样的恶人彼此相救”,形容那些道德败坏的人互相帮助,往往指的是不正之风的相互庇护和勾结。基本含义是指一些人因为共同的恶行而互相保护、支持。
“同恶相救”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原文为“同恶之人,互相救助”,在这个背景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不良行为的批判。它警示人们关注那些道义沦丧的人际关系,强调了社会伦理的重要性。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同恶相救”警示人们关注道德沦丧的现象。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反腐败和社会正义的语境中,该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存在,反映了对道德败坏的强烈反对。
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的情感色彩,联想到不道德的行为和腐败的社会现象,容易引发愤怒、无奈等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保持警惕,关注身边的伦理问题。
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些同事为了掩盖错误而互相庇护,让我深刻体会到“同恶相救”的危害。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团队的氛围,也损害了公司的利益。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同恶相救暗流涌,
道义何处难自容。
一朝觉醒心中念,
不愿沉沦共污穷。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德沦陷的景象,表达了对伦理的反思与渴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指同类的事物或人聚在一起。这种表达虽然侧重于相似性,但同样可以引申到道德层面,指那些不良行为的群体。
通过对“同恶相救”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反映文化和社会现象的镜子。这个成语提醒我在学*和表达中,关注道德伦理的重要性,时刻保持对不正之风的警觉。
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同恶相救,同好相扶。”
《后汉书·袁绍传》:“同恶相救,同好相成。”
《汉书·王莽传下》:“同恶相救,同好相助。”
《史记·项羽本纪》:“同恶相救,同利相死。”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同恶相救,同好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