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2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9:37
成语“夙世冤业”由四个字组成:
字面意思是指在前世或早期的世代中所积累的冤屈或仇恨,通常与宿命论相关,意指某些不幸或困扰是由于过去的行为所引发的。
该成语源于**的因果法则,强调“因”与“果”的关系,尤其是前世的行为会影响今生的命运。文献中常见此类说法的有《大乘起信论》等经典,描述了因果关系的哲学思想。
“夙世冤业”常用于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涉及到因果关系、报应、宿怨等情境。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民间故事的叙述中,也能在日常对话中提及,尤其是在谈论命运或人际关系时。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夙世冤业反映了对因果法则的重视,尤其在道教和的影响下,人们相信今生的苦乐与前世的行为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虽然科学理性占据主导,但人们仍然对宿命和因果关系有着一定的信仰。
“夙世冤业”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人生的无奈与悲剧,似乎在暗示着个体命运的复杂和不可避免性。这种宿命感使我在表达时更加谦卑,也让我对他人的遭遇多一份理解与同情。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朋友,与其家人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他常常提到这种紧张是他们家族长久以来的“夙世冤业”,这让我意识到,很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并非一朝一夕所致,而是历史的积累。
在某个故事中,我设想了一个角色,他因前世的错误而在今生遭遇重重磨难。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反思,他逐渐明白了“夙世冤业”的真谛,最终得以解脱,重获新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以与“karma”(因果法则)进行比较。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两者都强调行为的后果与命运的关系。
学“夙世冤业”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命运的不可控性。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更加包容与理解,珍惜当下的每一份关系。在语言学中,这一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使我能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情感与关系。
兜的夙世冤业,却如何一见两情寄牵掣。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宝玉道:‘我与你夙世冤业,今世当为君解。’”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谓宁生曰:‘君与我夙世冤业,今世当为君解。’”
《醒世恒言·卷三十八》:“他与你夙世冤业,今世相遇,必然要结个了局。”
《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六:“此人夙世冤业,今世来报。”
《南史·梁武帝纪》:“朕夙世冤业,缠绵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