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00:17
“沃壤千里”字面意思是“肥沃的土地延绵千里”。其中,“沃”指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壤”是指土壤;“千里”则强调了广阔的面积。整体上,这个成语形容土地非常肥沃,适合农业生产,象征着丰收和繁荣。
“沃壤千里”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大面积的良田,强调自然条件优越,适合耕作和生长。该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及对丰收的向往。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沃壤象征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农业发展、经济繁荣的场景。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述一片丰收的田野;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在演讲中,可以用作引言,谈及国家的农业政策或生态环境。
“沃壤千里”在**文化中,土地的肥沃常常与农民的辛勤劳动、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安定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但对优质耕地的重视仍然存在,反映出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沃壤千里”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联想到农田的金黄、果实的饱满,能够激发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的赞美。这种情感反应在语言表达中,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美好的愿景和积极的态度。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曾经有一次参观农村的经历,那里的田野一片金黄,真正感受到了“沃壤千里”的美丽。那次体验让我对农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耕作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春风吹拂沃壤千里,
稻谷摇曳似人思。
每一寸土皆是梦,
丰收的歌在心底。
这样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出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在英语中,可以用“fertile land”来表示类似的意思,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fertile”同样强调了土地的肥沃和生产力。不同文化中,对土地的描绘和情感也反映了各自的农业传统和社会价值观。
通过对“沃壤千里”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述,更是对人类劳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在语言学中,成语的运用能丰富表达,增添文化内涵,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
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旧唐书·地理志一》:“关中沃壤千里,其地迫隘,不足以广置郡县。”
《隋书·食货志》:“关中沃壤千里,田皆膏腴。”
《晋书·地理志上》:“雍州沃壤千里,人庶殷繁。”
《后汉书·西羌传》:“其地肥饶,沃壤千里。”
《汉书·地理志下》:“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利,沃壤千里。”
况襄阳依山阻汉,~,设若侵略,据山以为巢穴,如人扼其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