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42:12
“添兵减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增加兵员,减少灶口”,比喻在某种情况下增加人手,但却减少了资源或基础设施,表现出一种矛盾和不合理的行为。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务时,增加了投入或人力,但反而削弱了根本的保障或基础,最终可能导致事物的失败。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可能并没有特定的文学典故。它的构成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动的比喻,反映了在管理和资源分配中常见的矛盾和问题。这种意象在古代战争和生存斗争中常常出现,强调了在战争中增加兵员却不注重粮草和后勤支持的错误决策。
“添兵减灶”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因此,“添兵减灶”反映了对管理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资源分配不当的批判。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企业管理、项目实施和社会治理中,提醒决策者在增加投入时,也要兼顾资源的合理配置。
“添兵减灶”给人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感觉,反映出在努力想要改善现状时却因资源分配不当而导致的失败。这种情感能够引发思考,促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意平衡和合理性。
在我的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团队成员人数大幅增加,但由于没有足够的培训和指导,导致项目进展缓慢。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添兵减灶”的道理,强调了在进行人力资源扩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到相应的支持措施。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写:
人增兵壮志高扬,
却忘后勤添灶忙。
资源分配需平衡,
否则前行难自强。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penny wise, pound foolish”,意指在小事上节省而在大事上浪费,强调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这种表达同样反映了对管理和资源运用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添兵减灶”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理智地分配资源和人力是多么重要。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刻。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战国时期,兵法大师鬼谷子的弟子庞涓请魏王残害师弟孙膑。被砍了双腿的孙膑逃到齐国做大将田忌的军师。魏王派庞涓去攻打赵国。田忌采纳孙膑的围魏救赵、添兵减灶计,迫使庞涓撤军并追至马陵道齐军的埋伏圈自杀身亡
则你是~齐孙膑,唤雨呼风蜀武侯,将巧计亲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