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3:22:29
成语“鞬櫜干戈”由四个汉字组成:
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将弓箭收起,放下武器”,引申为停止战争、休战或和平共处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和平的环境,或者呼吁停止争斗。
“鞬櫜干戈”出自《左传》。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提到:“干戈之戚,常有于天子之侧;鞬櫜之固,常有于百姓之中。”这个成语在此处表达了和平的愿望,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冲突的无奈。
“鞬櫜干戈”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战争与和平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鞬櫜干戈”体现了古人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平与合作的理念愈发重要,这个成语在呼吁和平方面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它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冲突时,选择和解与合作,而不是对抗。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过一次团队项目,由于意见不合,团队内出现了争执。我们最终选择了“鞬櫜干戈”,通过沟通与妥协,达成了共识,项目也顺利完成。这个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要性。
在一首关于和平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战争的阴霾渐渐消散,
鞬櫜干戈,携手共创辉煌。
愿每个心灵都能安宁,
在阳光下,微笑无惧风霜。
在英语中,“lay down arms”类似于“鞬櫜干戈”,也表达了停止战争、和平共处的意思。然而,在不同文化中,和平的表达和对战争的看法各有差异,体现了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念。
通过对“鞬櫜干戈”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古代战争的象征,更是现代社会中追求和平的生动表达。它在语言学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和平的重要性,并在表达时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深度。
我太宗文皇帝櫜鞬干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