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8:53
“愁眉不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愁苦的眉头没有舒展”。它主要指因忧愁、烦恼而皱紧眉头,形容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沉重。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因为内心的忧虑而表现出的忧愁状态。
“愁眉不展”源于古代诗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学作品中。成语中的“愁”字指忧虑、忧愁,“眉”字则是面部表情的表现,整体表达了因愁苦而导致的眉头紧皱的形象。文人墨客常用此表达凄苦的心情,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
“愁眉不展”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更多地强调愁苦的状态,而反义成语则描绘了完全相反的愉快情绪。
在**文化中,愁眉不展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体现,也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面对竞争压力、生活负担等,许多人常常感到愁苦,因此这个成语的使用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愁眉不展”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沉重和无奈,联想起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压力和失落。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他人的苦楚,并引发共鸣。
在我生活中,曾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而感到“愁眉不展”。那段日子里,我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直到我与朋友倾诉后才逐渐释怀。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理解了成语的深刻意义。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这样使用“愁眉不展”:
细雨纷飞愁眉展,
孤灯夜下思无边。
梦中人影若可见,
何时携手共天边。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在忧愁中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在英语中,可以用“furrowed brow”来表示类似的情感状态。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传达了因忧虑而产生的紧皱眉头的形象。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文学中,忧虑和烦恼也常常通过面部表情来体现,显示出人类情感的普遍性。
通过对“愁眉不展”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情感表达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表达情绪时更加细腻和准确。这个成语的使用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情感状态,也增进了我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旧隐每杯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后见统领端茶,只得退回家中,~的终日在家里对老婆孩子咳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