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4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39:10
“愁云惨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忧愁的云和惨淡的雾。它通常用来形容一种阴沉、悲伤或压抑的气氛,表达内心的愁苦与不安。这个成语常常与负面情绪相关联,能够引发人们对困境和悲伤的共鸣。
“愁云惨雾”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在古典文学中,类似的意象经常被用来描绘自然环境与人物内心情感的关系。古诗词中常常用云雾来象征忧愁、迷茫等情感,如李白的诗句中就常有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该成语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也可用于日常对话和演讲中。它适用于描述情绪低落的场合,比如在谈论失落、悲伤或困境时,能够有效传达一种压抑的氛围。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阴雨、雾霭常常与悲伤、忧愁的情感相联系,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理解。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对于情感的表达依然存在共鸣,愁云惨雾依然能够准确地传达压抑的情感。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阴郁的天气和内心的孤独感。当我使用这个成语时,会感受到一种沉重的情绪,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压力罩在心头,影响着我的思维与表达。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在失去亲人的时候,我的心情极为低落,周围的环境似乎也被愁云惨雾笼罩。那段时间,我常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内心的悲伤。
在一个故事的开头,我可以这样写: “夜幕降临,愁云惨雾弥漫在小镇上,仿佛连星星的光芒也被吞噬。小镇的居民们在这无尽的阴霾中,似乎忘记了阳光的存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loomy clouds”或“a cloud of despair”,这些表达同样传达了压抑的情绪。在不同文化中,阴沉的气候通常与悲伤、失落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愁云惨雾”的学,我深刻理解到语言不仅是表达的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也让我更加敏感于周围环境与内心感受的联系。
时有圆应长者,出众作礼问曰:‘云愁雾惨,大众呜呼,请师一言,未在告别。’
《金瓶梅》第三十五回:“西门庆见潘金莲,心中愁云惨雾,不知如何是好。”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唐僧见那妖精,心中愁云惨雾,不知如何脱身。”
《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心中愁云惨雾,不知如何是好。”
《聊斋志异·聂小倩》:“夜深人静,愁云惨雾笼罩着小倩的坟墓。”
《红楼梦》第五回:“只见那宝玉脸上愁云惨雾,似有无限心事。”
今天,那美丽的三千里江山还有半壁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