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1: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35:27
成语“伤心惨目”字面意思是“心里伤心,眼睛看了之后感到惨痛”。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极为悲伤、痛苦的情景,常用来描述人因遭遇不幸或悲剧而感到的深切痛苦。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悲伤的场面或事情让人感到非常难受。
“伤心惨目”出自《红楼梦》,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这部小说是**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书中的许多成语和词汇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它所描绘的悲剧和人物命运,使得“伤心惨目”这一成语能够生动地反映出小说中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
“伤心惨目”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这两个成语与“伤心惨目”相似,都是表达极端悲伤的情感,但“痛心疾首”更多地强调悔恨,而“悲痛欲绝”则更侧重于对失去的深切哀痛。
反义成语:
这些成语与“伤心惨目”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的是快乐和喜悦的情感状态。
在**文化中,悲伤常常被视为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悲剧往往能引发深刻的思考和共鸣。“伤心惨目”作为成语,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悲剧时的脆弱和无助。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更倾向于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但这一成语依然在描述悲伤情境时被广泛使用。
“伤心惨目”带给人一种沉重的情感反应,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悲伤时刻。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表达更具感染力,能够引起听者的同情和共鸣,增强交流的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朋友因家庭变故而感到极度悲伤。那时,我用“伤心惨目”来描述他的状态,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他的感受,同时也让他感受到我对他情绪的关注和理解。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运用“伤心惨目”:
春风不觉已逝去,
花瓣凋零泪满目。
伤心惨目长空叹,
孤影独行何处去。
这首小诗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与花瓣的凋零,表达了深切的悲伤,与“伤心惨目”形成呼应,展现了情感的灵活性与表现力。
在其他语言中,类似于“伤心惨目”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heartbroken”用来形容心碎的感觉。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情感内核相似,都是在人遭遇悲剧时对痛苦的深刻感受。
通过对成语“伤心惨目”的学与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表达悲伤的词汇,更是承载着情感共鸣和文化背景的符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伤心惨目,有如是也?
《宋史·岳飞传》:“飞为人忠义,有胆略,然性刚直,好为大言,自谓当如此,天下莫不伤心惨目。”
《晋书·王导传》:“导为人深沉有智谋,然性多疑,好为大言,自谓当如此,天下莫不伤心惨目。”
《后汉书·皇后纪上》:“后性谦慎,有疾不以闻,群臣莫知,及薨,天下伤心惨目。”
《汉书·王莽传下》:“莽为人侈大,好为大言,自谓当如此,天下莫不伤心惨目。”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呕哑,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人有亡,常戚戚,伤心惨目,有如是者。”
因得常哭于芸娘之墓,形单影只,备极凄凉。且偶经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