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56:44
“千村万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数量非常庞大,特别指许多村庄、地方或落脚点。基本含义是指广泛的分布或数量极多,常用来形容农村的广阔和居住的分散。
“千村万落”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其原句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舟逐水寒。” 此成语用以表达在国家动荡不安时,乡村依然存在的景象,反映了农村的广泛存在和生活的坚韧。
“千村万落”可用于多种语境中:
“千村万落”反映了**的农业社会结构及其广泛的村落分布。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小村庄面临消失的风险,这使得该成语在当今的乡村振兴背景下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千村万落”让我联想到广袤的农村风景,村庄的宁静与美好,带来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引发对乡村发展与保护的思考,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在一次乡村调研中,我亲眼见到了许多“千村万落”的村庄,它们风景如画,生活简单而幸福。我在介绍这个地方时使用了这个成语,形象地展示了村庄的数量和分布,让听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魅力。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千村万落映晨曦,乡音袅袅随风起。田间小路归何处,心系故乡梦未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ountless villages”或“a multitude of hamlets”,虽然能够传达数量众多的意思,但往往缺乏“千村万落”所承载的那种文化和情感深度。
通过对“千村万落”的学,我理解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符号,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它们在日常交流中能够丰富表达,使我们的沟通更具情感深度和文化底蕴。在语言学中,掌握成语的使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清史稿·食货志》:“国初户口,千村万落,统计之数,不可胜纪。”
《明史·河渠志》:“河之两岸,千村万落,皆赖其利。”
《宋史·食货志》:“天下户口,千村万落,无不有之。”
《旧唐书·地理志》:“自秦汉以来,千村万落,皆为郡县。”
《水经注·河水》:“河水又东,迳千村万落,民居相望。”
征戍诛求空轴杼,~无砧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