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34:15
成语“口腹之累”由“口”、“腹”和“累”三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因饮食而带来的负担或累赘。基本含义则是形容因饮食、生活上的需求而产生的负担,常用于形容对生活琐事的烦恼和困扰。
“口腹之累”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原文提到“少帝之时,饥民众多,口腹之累,众僧贼心生。”这里提到因口腹之欲导致的困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的艰辛。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个人在生活中因饮食、生活需求而产生的压力,适合在以下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口腹之累”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时所承受的压力,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更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该成语提醒人们关注生活品质,而不仅仅是物质需求。
“口腹之累”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对生活压力的共鸣,尤其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容易产生对生活琐事的疲惫感。这使我在表达时更加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
在我生活中,曾经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饮食和休息,感到“口腹之累”。我尝试通过合理安排饮食和休息时间,减轻这种负担,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在一个名为《口腹之累》的诗歌中,可以描绘现代都市生活的繁忙与压力:
繁华背后,口腹之累,
灯火阑珊,心却无归。
忙碌脚步,追逐欲望,
浮华一瞬,何处安宁?
在英语中,可以用“burden of daily life”来表达类似的含义,反映生活琐事带来的压力。然而,文化背景不同,可能对生活负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
通过对“口腹之累”的学习,我更加理解了生活中物质需求与心理负担之间的关系。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考生活的同时,反思自己在追求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
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晋书·皇甫谧传》:“口腹之累,非所以养生也。”
《后汉书·崔骃传》:“口腹之累,非所以全生也。”
《汉书·食货志下》:“口腹之累,非所以致远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口腹之累,非所以成德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口腹之累,非所以养人也。”
独是君子虽贫,不轻干人,乃以~,喋喋公堂,品斯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