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1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46:34
“无足轻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足够的分量,轻而无重”。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或人没有重要性、影响力或价值,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在某个特定场合或情境中不值得重视。
“无足轻重”最早见于《东周列国志》,其原意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环境或情况下,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没有什么分量或影响。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事物价值和重要性的看法,强调了相对性。
“无足轻重”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爆炸和各种声音的增多,“无足轻重”常被用来筛选出重要信息,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核心。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一种价值观,即判断事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足轻重”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轻松和释然。在生活中,面对繁杂的事务时,能够意识到某些事情的无关紧要,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集中精力于真正重要的事务。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对某个项目的微小细节过于焦虑。我对他说:“这件事情无足轻重,不必太在意,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大方向上。”这种应用让我感受到成语的实用性。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将“无足轻重”融入,表达人生的哲学:
浮云千载轻如絮,
无足轻重随风去。
实则心中重千斤,
唯有真情不离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of little importance”或“trivial”。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似的意义,即某事物不值得重视。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事物的重要性的判断也显示出文化差异。
通过对“无足轻重”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表现。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重要性的看法,同时也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开始更加注重对信息的筛选和判断,从而更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王文成后日功名不必言,即扬廉亦至南礼部尚书,谥文恪,则言官白简,亦未足轻重也。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四》:“李德裕以为无足轻重,不足以为患。”
《后汉书·袁绍传》:“绍以为无足轻重,不足以为患。”
《汉书·王莽传下》:“莽以为无足轻重,不足以为患。”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此无足轻重之人,不足以为患。”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无足轻重,不足以动众。”
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