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5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57:05
成语“临难不避”字面意思是“在面临危险或困境时不逃避”,基本含义为在危急时刻表现出勇敢和坚决的态度,不畏惧困难,勇于面对挑战。
“临难不避”这一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它常常与忠臣义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理想等的坚定立场。虽然在具体出处上可能没有明确的文献记录,但其所传达的精神在历史中广泛存在。
“临难不避”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忠诚被视为重要的美德。“临难不避”这一成语反映了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崇尚。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被视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鼓励人们勇于迎接挑战。
“临难不避”常常让我联想到英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带有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它传达了无畏的精神,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地迎接挑战,坚守信念。
在我的生活中,也曾遇到过需要作出艰难选择的时刻。一位朋友在事业上遭遇困境时,我鼓励她要“临难不避”,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她成功克服了困难,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临难不避”:
风雨欲来时,心中自有光,
临难不避者,勇敢向前方。
这几句表达了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决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ace the music”,这一短语也表达了在面临困难时不逃避的态度。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显示出在面对挑战时,人类共有的勇气和坚持。
通过对“临难不避”这个成语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勇气和责任感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选择。这个成语提醒我,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勇敢地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宋史·岳飞传》:“临难不避,信也。”
《资治通鉴·唐纪》:“临难不避,节也。”
《后汉书·班超传》:“临难不避,忠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临难不避,义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临难不避,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