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28:37
成语“发踪指示”字面意思是发出踪迹和指示,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迹象或信号来指引方向或行动。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复杂情况下提供线索或帮助他人找到解决方案。
“发踪指示”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从字面来看,“发踪”指的是留下踪迹或痕迹,而“指示”则是指引、指明方向。这个成语可能与古代的军事或探险活动有关,强调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通过线索找到方向。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指引和方向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历史上,很多决策和行动都依赖于明智的指引。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的复杂性增加,发踪指示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人们需要通过信息的筛选和分析来找到适合的决策方向。
“发踪指示”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意味着在迷茫或复杂的情况下有助于找到解决方案和方向。这种联想使得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希望和信心。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在工作上遇到一个复杂的项目,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方向。通过团队会议,我们积极讨论,最终发踪指示出了一条清晰的解决方案,让项目顺利推进。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该成语的意义。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发踪指示”:
夜雨潇潇迷路人,
孤灯点滴发踪指。
前路漫漫何所向,
心灯指引照前行。
在英语中,与“发踪指示”相似的表达是“giving direction”或“providing guida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强调了在复杂情况下提供清晰指引的重要性。
通过对“发踪指示”的学,我认识到在沟通中提供清晰的指引和方向是多么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能增强团队的合作与效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使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表达,使交流更具深度和力量。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宋史·岳飞传》:“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益敬服。”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进屠唐子乡,又杀湖阳尉。进拔棘阳,与甄阜、梁丘赐战于小长安,汉军大败,还保育阳。”
《汉书·张良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秦朝末年,刘邦起兵被封为沛公后,萧何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他帮助刘邦保存秦朝的各种文献档案,留守关中,为刘邦提供军粮和新兵,引荐大将韩信。在汉朝建立后刘邦论功行赏时,他评论萧何是发踪指示的猎人,功劳最大
不过是要小翁~,我们自然协力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