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0:23
成语“不避强御”字面意思是“不躲避强大的攻击或压迫”。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面对强大的压力或困难时,表现出一种勇敢、坚韧和不屈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了面对困境或强敌时的勇气和决心。
“不避强御”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其结构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关于勇气和坚持的表达。类似的表达常见于古代兵法、军事战略及历史文献中,强调面对强敌时的果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勇敢和不屈的精神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面对外敌或困难时。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仍然被广泛推崇,尤其在商业竞争、体育竞技等领域,不避强御的态度常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人物,无论是历史上的英雄还是现代的奋斗者。他们的勇气和坚持给人以启示,激励我在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挑战。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面对重要的考试,我感到极大的压力和恐惧。虽然有许多同学选择放弃复*,但我决定不避强御,认真准备。最终,我不仅顺利通过了考试,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一个故事中,描述一位年轻的骑士面对强大的敌军,他在战斗前鼓励士兵们:“我们不避强御,今日必胜!”这句话激励了士兵们的士气,最终他们在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ce the music”,意为勇敢面对后果或困难。这种表达同样强调了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尽管文化背景和具体语境有所不同。
通过对“不避强御”的学*,我意识到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勇气和决心是极其重要的。这种精神不仅在历史和文学中得以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适用。它鼓励我在交流和表达中更加坚定,勇敢面对各种困难。
夫谨敕之人,身不蹈非,又有为史正直,不避强御,而奸猾之党横加诬言者,皆知敕之不久故也。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不避强御,以讨突厥。”
《后汉书·班超传》:“超不避强御,以平西域。”
《汉书·王莽传》:“莽不避强御,以诛不义。”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不避强御,以身犯险。”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避强御,不欺弱小。”
操持贵幸,~,缮理宫室,得其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