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1:30:24
成语“不遗毫发”的字面意思是“不留下一根毫毛”,引申义是形容做事非常细致、认真,毫不马虎。它强调了对事物的关注细节和完美追求。
“不遗毫发”源于古代的汉语文献,具体出处较难追溯,但类似的表达可以在古代文人对待工作和事物的态度中找到。例如,《史记》中常常提到对于历史**的详细记载,展现了一种严谨的态度。这种对细节的重视在古代文化中被广泛推崇,并逐渐演变为成语。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重视细节和完美是一种传统美德。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中,也反映在工匠精神和各行各业的追求中。在现代社会,尤其在高科技和精密制造领域,强调“不遗毫发”的工作态度更加重要,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不遗毫发”一词常给人一种严谨、负责的感觉,联想到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态度。这种情感也能激励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认真、细致。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需要细致入微的任务,例如写论文或进行项目策划。我会提醒自己保持“不遗毫发”的态度,确保每一处都经过认真推敲和修改。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细雨轻洒窗前夜,
不遗毫发任风吹。
心中念念皆是梦,
唯愿每寸皆完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leave no stone unturned”,意指在寻找解决方案时,尽力不留任何可能性。虽然两者的表述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
通过学“不遗毫发”,我认识到细节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可以激励我在各种场合中追求卓越。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注重细节,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臣当修撰之时,史官沈传师等采事得于传闻,诠次不精,致有差误,圣明所鉴,毫发无遗。
人物甚小,青衫白袴,乌巾黄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