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2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27:26
成语“斩荆披棘”的字面意思是用刀斩断荆棘,披开荆棘。引申义为在艰难险阻中开辟道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克服重重障碍、艰苦奋斗的精神。
“斩荆披棘”出自《左传》。原文描述了在战争中,士兵们为了开辟通路而砍倒荆棘,披开荆棘,形象地展现了他们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先贤对于奋斗精神的重视和赞美。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奋斗与拼搏被高度赞扬,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因此,“斩荆披棘”不仅是对个体奋斗精神的认可,也反映了社会对努力和坚强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该成语依然适用,鼓励人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
“斩荆披棘”让我联想到奋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每当我面临挑战时,这个成语提醒我不要退缩,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克服障碍,最终实现目标。
在我大学时期,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多重的兼职工作,我常常感到疲惫和无助。但我始终提醒自己要“斩荆披棘”,坚持努力,最终我不仅顺利毕业,还获得了奖学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坚持的重要性。
我尝试将“斩荆披棘”融入到一首小诗中:
荆棘丛中路漫漫,
斩断一切不平凡。
披开晨曦迎朝阳,
勇者无畏志向远。
在英语中,可以用“overcoming obstacles”或“breaking through barrier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克服困难、勇敢前行的精神,但可能没有“斩荆披棘”那样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感。
通过对“斩荆披棘”的学,我不仅理解了它的字面和引申意义,也认识到它在我们生活中所传递的积极力量。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激励作用,提醒我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克服,从而不断向前。
吾民族以不挠不屈之气概,与外族战,与吐蕃战,与寒暑战,卒能斩荆披棘,蕃育子孙至数百万。
《宋史·岳飞传》:“飞乃斩荆披棘,以复中原。”
《晋书·王导传》:“导乃斩荆披棘,以立新朝。”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斩荆披棘,以通西域。”
《汉书·王莽传》:“莽乃斩荆披棘,以定天下。”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引兵而东,斩荆披棘,以示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