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1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24:40
成语“弃末反本”的字面意思是放弃次要的东西,回归到根本的事物上。它的基本含义强调在面对复杂事物时,要关注核心和主要部分,而不是被琐碎的细节所困扰。
“弃末反本”并没有明确的文献出处,但其思想源于传统的哲学观念,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许多古代经典强调回归本质、简化生活的必要性,这种思想在成语中得到了体现。
“弃末反本”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本”和“末”的概念与儒家思想相吻合,认为人应当追求真实和本质。在现代社会中,面对信息过载和复杂的选择时,回归本质的观念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
“弃末反本”给人一种清晰和坚定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简约和专注。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去除多余的负担,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我个人的学*和工作中,常常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任务繁重。通过“弃末反本”的提醒,我学会了优先处理重要的任务,避免在琐事上浪费时间,取得了更好的效率和成果。
在写作中,我尝试将“弃末反本”融入到一首诗中:
繁华世间事,纷扰如烟云。
弃末反本心,方得自安宁。
这首诗表达了在复杂生活中坚持本心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ut to the chase”,意为直接切入主题,强调简化和专注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有追求本质的理念。
通过对成语“弃末反本”的学,我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哲学思维的体现,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能够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日常中找到清晰的方向。
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弃末反本,人和时康。
《明史·食货志一》:“弃末反本,专以农桑为务。”
《宋史·食货志上》:“弃末反本,务农重谷。”
《晋书·食货志》:“弃末反本,同孝弟于忠信,正躬率于多闻。”
《后汉书·章帝纪》:“弃末反本,修之农事。”
《汉书·食货志上》:“弃末反本,尽地力之教。”
唐·李白《明堂赋》:“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人和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