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2: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09:46:44
“一举三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次行动引发三次反应”。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个举动或行为引起了多方面的反响或结果,通常含有一种意外的、多重的影响。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于描述一个行为造成的连锁反应。成语的构成中,“一举”强调了行动的单一性,“三反”则暗示了结果的多样性,这种对比增强了成语的表现力。
“一举三反”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一石二鸟、引发连锁反应。
反义成语:事半功倍、无动于衷。
在现代社会中,“一举三反”的使用常常反映出人们对决策和行为后果的深入思考。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增加,个人和组织的行为往往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多重反响,因此这个成语在讨论政策、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决策的复杂性与责任感。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引发多种反应,因此在做出选择时需要更加谨慎。这种思维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作中,我曾经参与一个项目,项目的某个小改动却引发了团队内部的热烈讨论,最终导致了整个项目方向的调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举三反”这个成语的内涵。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写: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他的一次轻轻推门,竟引发了整个家族的回忆,过去的纷争、隐秘的情感,一时间如潮水般涌现,真是一举三反。”
在英语中,可以用“domino effect”来表达类似的概念,意指一个小的变化引发一系列更大的结果。不同文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一举三反”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全面。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考虑到每一个决策可能带来的多重后果,从而更加谨慎和周全地处理事务。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清·藤谷古香《轰天雷》第14回:“私者公之析言,公者私之积名,要之~,可以战夫索西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