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7:26
成语“浓妆艳服”字面意思是指浓厚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它主要用来形容女子打扮得非常艳丽、华丽,通常带有一种夸张的感觉。基本含义是形容外表装饰过于浮华,可能暗示对内在美的不重视。
“浓妆艳服”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出处,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审美标准。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诗词对女子的妆扮有细致描写,常常将妆容和衣服的华丽程度视为女性美的一部分。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女性的外表,也可以用于批评或讽刺那些过于追求外表华丽而忽略内在修养的人。使用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花枝招展、锦衣华服
反义成语:素衣素妆、朴素无华
“浓妆艳服”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女性外表的重视,尤其是在古代,女性的美丽被视为一种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这种成语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也逐渐发生变化。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对外表的追求与内在修养之间的矛盾。它可能引发对现代社会肤浅审美观的思考,同时也让我反思自身对美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会看到一些年轻女孩为了吸引眼球而追求浓妆艳服的风格,有时我也参与讨论,分享对美和自信的看法,鼓励她们多重视内在修养。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明点滴窗前影,
浓妆艳服不胜寒。
美丽虽胜一时艳,
心中自有万千兰。
这首诗表达了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思考。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的表达,如“all dressed up with nowhere to go”,意指华丽的打扮却没有合适的场合,反映出对外在装饰的批判。这表明不同文化对外表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浓妆艳服”这一成语让我深入思考了外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内在美与真实自我,推动我在沟通中更加注重实质内容,而非单纯的外表。
众宫人都浓妆艳服,骑在马上,一簇绮罗,千行丝竹,从大内直排至西苑。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浓妆艳服,立于船头。”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女子浓妆艳服,从外面进来。”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妇人浓妆艳服,从里面出来。”
《聊斋志异·阿绣》:“见一女子,浓妆艳服,从者甚众。”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他浓妆艳服,不似往日。”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把个小姐看得忍俊不禁,竟~的现出了庄严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