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27:27
“浓妆艳抹”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化妆很浓、很艳丽,通常用于形容女性的妆容。基本含义则是指装扮得过于华丽或夸张,常带有贬义,暗示过度修饰和不自然。
该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推测它与古代对女性美的标准有关。在古代,妆容是女性美的一部分,而“浓妆艳抹”则常常被视为一种过度追求外表的表现。这种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对女性妆容的评价,以及对自然美与人造美的思考密切相关。
“浓妆艳抹”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妆容常常与身份、地位和个性相关联。随着社会的变化,现代女性在妆容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由,但“浓妆艳抹”依然在讨论审美标准和社会期待时被提及,反映了对女性形象的多元化看法。
使用“浓妆艳抹”这一成语时,常常带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反应。它可能引发对美、丑以及自然与人工之间界限的思考,也可能反映出对社会审美标准的批判。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朋友,特别喜欢化妆,每次出门前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打扮自己。虽然她的妆容引人注目,但我有时会用“浓妆艳抹”来调侃她,提醒她适度就好。
在一首现代诗中,我可以这样写:
她的脸庞如画,浓妆艳抹的色彩,
却掩盖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在灯光下,她是众人的焦点,
却在夜深时,独自流泪无声。
在英语中,“over-the-top makeup”或“excessively made-up”可以作为“浓妆艳抹”的对应表达。不同文化中对妆容的接受程度和审美标准各异,反映出不同社会背景下对美的理解。
经过对“浓妆艳抹”的学,我理解到它不仅仅是对妆容的描述,更是对社会审美观念的反思。在语言学中,成语的使用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细腻度。通过这个成语,我也意识到保持自然和真实的重要性。
每日只是浓妆艳抹,和西门庆做一处取乐。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那妇人浓妆艳抹,坐在门前。”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那妇人浓妆艳抹,走进门来。”
《聊斋志异·聂小倩》:“见一女子浓妆艳抹,立于灯下。”
《金瓶梅》第二十回:“那妇人浓妆艳抹,打扮得十分妖娆。”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他浓妆艳抹,不觉心中一动。”
她穿得比以前漂亮,而且是~,还戴了一副长耳坠。